|
今天重要路口实拍
曾受托感觉了一下本市的处突反恐,摘一下感受简单说说。
我所在的城市属于三级城市,地处北方交通要道,但特殊点的是国道(公路)离市区非常远。模拟一个普通市民,就是那种连市长、市委书记都不知道是谁的老百姓。
特意跨过了110,从114问起,“处突反恐应该打哪个电话?“
回复,没有登记!您听清了?她竟然说没有登记!不知道近期的96110和12389你是否登记了?还没测试!
给了我一个公安内部114,打了电话,公安内部114倒是很专业,告诉我了反恐**大队电话。
拨通这个电话,很迅速,只响了3声,这个时间是晚上下班时间。一个小伙子接了电话,问有什么事?我说”我就处突反恐有几个问题,如果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能不能请教几个问题?我在录音。“
立即换了一位说话,是个领导,南方口音,很客气的问“有什么问题?。。。。”
具体不细说,很意外,除了民用114外,其它感觉比较满意,这个比较满意相对来说就已经非常难得了!了解到本市处突和反恐分为两个部门,反恐也可以兼容处突。
有两个问题:
1,市民 - 普通老百姓,作为一个老百姓很难在短时间内分清是恐怖袭击还是打群架甚至事故,这就导致报警的途径和叙述不同。
另外本市还有一种特警,尖头黑色小面包车的特警,俗称防暴大队,多以非在编警务人员构成,战斗力和武器就是个渣(看面对谁),你报110+叙述不清,有可能让这帮人出场,真要是恐怖事件,那绝对耽误时间。
另外就是处突和反恐分离为两个部门,觉得这是个隐患,因为你不像武警特警和公安特警之分,这处突和反恐分为两个部门,还不如分为防暴和处突反恐,一个解决普通暴力事件,一个针对高危害性的突发和恐怖事件。你真的有把握真到恐怖袭击时处突和反恐两个部门能分得那么细?能不推诿?能保证第一时间判断?
这个正好前一阵本市有个例子,城管和水果超市的发生冲突,水果超市主要是几个女人。我艹,来了几辆车,说是特警,问什么特警?老百姓哪知道什么特警,说不知道,只知道都穿着防弹衣。。。。泥码!几个女人跟城管打架,你穿防弹衣的特警出动?你知道你们给老百姓什么感觉?!
2,反恐驻地为郊区,这绝对是个问题,就算你为了有执行任务特权而“风驰电掣”,也起码要15分钟以上车程,这还不算车程外的反应时间,你再牛还以为比得上武警特警的集合时间?
我觉得反恐部门根据市区大小,分成几部,于市区尽可能近点,才适合快速反应。这两个问题可能存在于大部分北方二、三级城市中。
|
|